2021-05-25 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王双双 人气:
核心提示: 2021年5月22日下午,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求实教室里,学生们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认真收看“同上‘四史’思政大课”。
    2021年5月22日下午,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求实教室里,学生们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认真收看“同上‘四史’思政大课”活动的第四讲——“同上社会主义发展史思政大课”。

    “今天课程的主讲专家是顾海良、马慎萧、付丽莎三位老师。课程内容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苏东剧变的原因。”课后,应用物理学专业2019级本科生孟繁烨说,“听了这堂课,我深刻理解了为什么我们国家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越来越富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推进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全面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近日,教育部推出“同上‘四史’思政大课”活动。

    “四史”思政大课共设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堂课,授课重点分别围绕“英雄、复兴、创新、信念”几个关键词展开。四堂课的12名主讲教师从11所全国重点马院所在高校遴选产生,其中既有全国知名专家,又有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每堂课围绕一“史”,由3名教师联合讲授。课程推出后在全国高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进行“四史”集中学习教育的重要渠道。

    天津师范大学思政课教师王雪超是此次系列课程的主讲教师之一,他的授课题目是“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为了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生动性,王雪超从新中国与旧中国的对比着手,从浩瀚的史料中选取了最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故事来论证主题,以此来说明课程的核心主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为一名青年思政课教师,能够参加‘四史’思政大课的录制,是荣幸,是责任,更是使命。我会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期待与要求,始终在坚定信仰中讲好信仰,引导大学生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王雪超说。

    全国各高校认真组织师生学习“四史”思政大课,并深入探索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教学模式,推动思政课程质量提升。华东政法大学组织各教研室教师开展针对性集体备课,组织思政课教师将听课感受与实际教学相融合,提升教学质量。吉林大学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超星学习通向学生发出收看提醒,课后通过学习通布置线上讨论任务,并结合“四史”课内容线下开展“百年百人百事”课堂展示。燕山大学思政课教师以教研室为单位集体收看课程、课后研讨。

    可以说,学习“四史”思政大课是一次师生共同提高的过程。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柳兰芳表示,通过思政大课学习,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所经历的500年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作为一名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师,我要更加立足本职工作,增强自身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讲授给学生,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0年春季起,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向本科生推出“四史”系列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副主任刘少明担任了“社会主义史”的部分教学工作,听完“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第四讲,他感到意犹未尽,“示范课横向结构与纵向脉络相结合,重点突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4个特点,尤其是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结合,为我们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时代发展要求提出了非常好的思想资源”。

    上海理工大学2019级机械学院本科生吴吉莲还记得,第一堂思政大课播放了一个采访大学生的片段,很多同学谈到了这次疫情期间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这次全国抗击疫情的过程,让我第一次特别真切地感受到英雄在我身边,党和国家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时刻在为我们幸福、平安的生活保驾护航。这是我们亲身经历、体验的当下,当现实与历史联系起来,每一次学习都会有每一次的感动。”

    “通过思政课对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回顾和学习,我更清晰地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努力学习知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生郭力娇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纳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